《史記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,由西漢時期的司馬遷所著。其中,《貨殖列傳》是《史記》中的一篇重要篇章,主要講述了經濟活動和財富積累的歷史。本文將對《貨殖列傳》的部分內容進行原文呈現,并附上簡要注釋及現代漢語翻譯。
原文:
昔者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,乃號令三軍曰:“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,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,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。”大夫種進對曰:“臣聞之,賈人夏則資皮,冬則資絺,旱則資舟,水則資車,以待乏也。夫雖無四方之憂,然謀臣與爪牙之士,不可不養而擇也。”
注釋:
1. 越王勾踐:春秋末年越國君主,曾被吳國擊敗,后臥薪嘗膽,最終復國。
2. 會稽:地名,今浙江紹興一帶。
3. 爪牙之士:指得力的助手或謀士。
4. 賈人:商人。
翻譯:
從前,越王勾踐居住在會稽山上,他向三軍發布命令說:“凡是我的父兄兄弟以及國家的子民們,如果有能夠幫助我策劃并使我們擺脫吳國威脅的人,我會與他共同治理越國。”這時,大夫文種回答說:“我聽說,商人在夏天就準備皮貨,在冬天就準備細麻布,在干旱時準備船只,在洪水來臨時準備車輛,以便隨時應對物資匱乏的情況。雖然沒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憂慮,但謀臣和得力助手是不可不培養和選擇的。”
以上是對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部分內容的原文、注釋及翻譯。通過這些文字,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對于商業策略以及人才儲備的重視。司馬遷通過這樣的敘述,不僅記錄了歷史事件,還傳遞了許多關于管理與發展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