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岑參”這兩個字,聽起來似乎并不常見,但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,這位詩人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他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之一,與高適齊名,合稱“高岑”。然而,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“岑參”這個名字時,往往會疑惑:這個“岑”字怎么讀?“參”字又該怎么發音?
其實,“岑參”的正確讀音是 cén shēn。
“岑”字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姓氏,讀音為 cén,第一聲,意思是山高而陡峭的樣子,也常用來作為人名中的字,表示穩重、高潔之意。“參”在這里讀作 shēn,不是常見的“cān”或“sān”,而是第三聲。這在現代漢語中容易讓人產生誤解,因為“參”在很多情況下確實讀作“cān”(如“參加”)或“sān”(如“三參”),但在人名中,尤其是古人的名字中,常常保留了古音,所以“參”在這里應讀作 shēn。
岑參(約公元718年-約769年),字子安,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人物之一。他的詩歌以描繪邊疆風光和軍旅生活為主,風格雄渾豪放,情感真摯動人。代表作品有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《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》等,其中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”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。
了解“岑參”的正確讀音,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這位偉大的詩人,也能避免在日常交流或學習中出現誤讀的情況。此外,這也提醒我們,在面對一些生僻字或古人的名字時,不能僅憑直覺去判斷,而應查閱權威資料,確保發音準確、理解無誤。
總之,“岑參”的讀音是 cén shēn,記住這一點,不僅能提升我們的語言素養,也能更深入地走進中國古代文學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