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 原“飄飄何所似”的下一句是什么?
“飄飄何所似”的下一句是什么?
“飄飄何所似”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《旅夜書懷》。全詩如下:
> 細草微風岸,危檣獨夜舟。
> 星垂平野闊,月涌大江流。
> 名豈文章著,官應老病休。
> 飄飄何所似,天地一沙鷗。
在這首詩中,“飄飄何所似”是詩人對自己處境的一種感嘆。他獨自一人在江上漂泊,內心充滿孤獨與無奈,于是用“天地一沙鷗”來比喻自己的渺小和無依無靠。整句的意思是:我像什么呢?就像是天地之間一只孤零零的沙鷗。
這句詩不僅表達了杜甫對自身命運的感慨,也體現了他在動蕩時代中的迷茫與悲涼。后一句“天地一沙鷗”更是將這種情感推向了極致,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。
“飄飄何所似”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,是因為它以極簡的語言描繪出一種漂泊不定、無處安身的意境,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蒼涼與孤獨。這種情感上的共鳴,也正是古詩詞能夠流傳千年的原因之一。
在現代人看來,這句話也可以引申為對人生無常、漂泊不定的思考。無論是身處異鄉的游子,還是在生活道路上不斷前行的人,都能從“飄飄何所似”中找到自己的影子。
因此,了解“飄飄何所似”的下一句,不僅是對詩句的掌握,更是對古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入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