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守株待兔注釋譯文】《守株待兔》是出自《韓非子·五蠹》的一則寓言故事,寓意深刻,常被用來諷刺那些不勞而獲、幻想僥幸成功的人。以下是對該故事的注釋與譯文總結(jié),并以表格形式進行清晰展示。
一、文章
《守株待兔》講述了一位農(nóng)夫在田里耕作時,偶然撞死一只跑過的兔子,于是他放棄耕種,每天守在樹旁等待下一只“送上門”的兔子。結(jié)果當(dāng)然是一無所獲,田地荒廢,生活陷入困境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不能依賴偶然的運氣,而應(yīng)通過努力和勤奮去實現(xiàn)目標(biāo)。
二、注釋與譯文對照表
原文 | 注釋 | 譯文 |
宋人有耕者。 | 宋:古代國名;耕者:耕田的人。 | 有一個宋國人,是個耕田的人。 |
田中有株。 | 株:樹樁。 | 他的田里有個樹樁。 |
兔走觸株,折頸而死。 | 走:跑;觸:碰;折頸:脖子折斷。 | 一只兔子跑過來撞在樹樁上,脖子折斷死了。 |
因釋其耒而守株,冀復(fù)得兔。 | 釋:放下;耒:農(nóng)具;冀:希望。 | 于是他放下農(nóng)具,守在樹樁旁邊,希望再得到一只兔子。 |
兔不可復(fù)得,而身為宋國笑。 | 復(fù):再次;為:被。 | 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了,他自己卻被宋國人嘲笑。 |
三、寓意總結(jié)
《守株待兔》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:
- 不要寄希望于僥幸:成功需要靠努力,而不是偶然。
- 固守舊方法無益:面對變化,應(yīng)靈活應(yīng)對,而非因循守舊。
- 勤勉才是正道:只有腳踏實地,才能獲得真正的收獲。
四、結(jié)語
這則寓言雖短,但含義深遠,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以積極的態(tài)度面對挑戰(zhàn),避免因一時的幸運而迷失方向。它不僅是古代智慧的結(jié)晶,也是現(xiàn)代人值得深思的警示。
如需進一步探討類似寓言或古文解讀,歡迎繼續(xù)提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