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孝經》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,是闡述“孝”這一道德觀念的重要典籍。它不僅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倫理和社會秩序的重要基石。《孝經》相傳為孔子所作,后由其弟子整理而成,內容簡明扼要,寓意深遠。
以下為《孝經》的全文及完整譯文:
開宗明義章第一
子曰:“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揚名于后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?!?/p>
譯文:
孔子說:“人的身體和頭發、皮膚,都是從父母那里得到的,不能隨意傷害,這是孝的開始。如果能修養自身、遵循正道,并在后世留下名聲,來光耀父母,這就是孝的最終表現?!?/p>
天子章第二
仲尼居,曾子侍。子曰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。汝知之乎?”曾子避席曰:“參不敏,何足以知之?”子曰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復坐,吾語汝。”
譯文:
孔子坐在家中,曾子在一旁侍奉??鬃诱f:“古代圣王有最根本的道德和治國之道,用來順應天下,使百姓和睦,上下之間沒有怨恨。你知道嗎?”曾子離開座位說:“我資質愚鈍,怎么能夠明白呢?”孔子說:“孝是德行的根本,一切教育都由此產生。你坐下,我告訴你?!?/p>
諸侯章第三
“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揚名于后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”
譯文:
(同第一章)
卿大夫章第四
“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,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。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;口無擇言,身無擇行;言滿天下無口過,行滿天下無怨惡。”
譯文:
“不按照古代圣王的言論說話,就不敢發表意見;不依照古代圣王的德行行事,就不敢行動。因此,不合法度的話不說,不符合道義的事不做;言語遍布天下而不會有過錯,行為遍及天下而不會招致怨恨?!?/p>
士章第五
“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,故母取其愛,而臣取其忠;女取其孝,而妻取其貞。嚴父莫大于配天,則周公其人也?!?/p>
譯文:
“用侍奉父親的方式去侍奉君主,恭敬之心是一樣的。因此,母親被看作慈愛,臣子被看作忠誠;女兒被看作孝順,妻子被看作貞潔。對父親的尊敬,莫過于與天相配,周公就是這樣的人?!?/p>
庶人章第六
“用天之道,分地之利,謹身節用,以養父母,此庶人之孝也?!?/p>
譯文:
“順應自然的規律,利用土地的資源,謹慎修身、節約用度,以此贍養父母,這就是普通百姓的孝道?!?/p>
三才章第七
“天地之性,人為貴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孝莫大于安親,安親莫大于以身載道?!?/p>
譯文:
“天地之間的萬物,以人為最為尊貴。人的行為,沒有比孝更重要的了。孝的最大表現,是讓父母安心;而讓父母安心,最大的方式是自己修身立德。”
孝治章第八
“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,不敢遺小國之臣,而況于公侯伯子男乎?”
譯文:
“古代英明的君主用孝道來治理天下,連小國的臣子都不敢忽視,更何況是公侯伯子男這些貴族呢?”
圣治章第九
“父子之道,天性也,君臣之義,人倫也。……”
譯文:
“父子之間的關系,是天生的親情;君臣之間的道義,是社會的基本倫理?!?/p>
紀孝行章第十
“孝子之事親也,居則致其敬,養則致其樂,病則致其憂,喪則致其哀,祭則致其嚴?!?/p>
譯文:
“孝子侍奉父母,日常生活中要表達敬意,供養時要讓他們快樂,生病時要關心憂慮,去世時要哀痛,祭祀時要莊重嚴肅?!?/p>
五刑章第十一
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……”
譯文:
“孝是德行的根本,一切教育都源于此?!?/p>
廣要道章第十二
“君子之事親孝,故忠可移于君;事兄悌,故順可移于長;居家理,故治可移于官?!?/p>
譯文:
“君子孝順父母,所以忠誠可以轉移到君主身上;尊敬兄長,所以順從可以轉移到長輩;在家處理得當,所以治理能力可以用于官職?!?/p>
廣至德章第十三
“君子之教以孝也,非家至而日見之也。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?!?/p>
譯文:
“君子教導人們孝道,并不是一家一家地去親自教導,而是通過教育,讓天下所有作為父親的人都受到尊敬。”
勸學章第十四
“君子曰:‘學不可以已?!啵≈谒{,而青于藍;冰,水為之,而寒于水?!?/p>
譯文:
“君子說:‘學習是不能停止的。’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,但顏色比藍草更深;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,但溫度比水更低。”
感應章第十五
“天地合而后萬物興,夫婦別而后父子親,父子親而后義生,義生而后禮作,禮作而后萬物安?!?/p>
譯文:
“天地和諧,萬物才能生長;夫妻各守其位,父子才會親近;父子親近,道義才會產生;道義產生,禮儀才會建立;禮儀建立,萬物才能安定?!?/p>
事君章第十六
“君子之事上也,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將順其美,匡救其惡,故上下能相親也?!?/p>
譯文:
“君子侍奉上級,進則盡忠職守,退則反省過錯,順承其優點,糾正其缺點,因此上下之間才能相互親愛。”
喪親章第十七
“孝子之喪親也,哭不偪,血淚流,服勤三年,心喪三年?!?/p>
譯文:
“孝子失去親人時,哭泣不過于悲切,淚水如血般流淌,服喪三年,心中哀悼三年?!?/p>
以上即為《孝經》的全文及完整譯文。全書雖短,卻涵蓋了從天子到庶民、從個人修養到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,體現了儒家“以孝為本”的思想體系,對后世影響深遠。至今,《孝經》仍是研究中華文化、倫理道德的重要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