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,
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
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
高處不勝寒,起舞弄清影,
何似在人間。
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
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
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
此事古難全。
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這首歌曲以月亮為主題,通過描寫月亮的變化來表達詩人對遠方親人深深的牽掛和祝福。歌詞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團圓觀念,同時也傳遞出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。無論相隔多遠,只要彼此心中有著相同的牽掛,就能共享同一輪明月,寄托無盡的情思。
《但愿人長久》不僅僅是一首歌,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,它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,讓人們感受到親情、友情和愛情的美好與珍貴。每當夜幕降臨,仰望那輪皎潔的明月,耳邊似乎就會響起這熟悉的旋律,讓人不禁想起那些遠在他鄉的親人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