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,就像舞臺上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絕活一樣。而我的拿手好戲,就是講故事。
小時候,我最喜歡聽奶奶講那些古老的故事,比如《白蛇傳》《牛郎織女》,還有《三國演義》里的片段。每次聽完,我都忍不住問:“奶奶,你為什么講得這么生動呢?”奶奶笑著說:“因為故事在心里活了呀!”這句話讓我記憶猶新,也悄悄埋下了我愛上講故事的種子。
后來,我開始嘗試自己講故事。一開始,我只是模仿奶奶的語氣和動作,但漸漸地,我發現,只要用心去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,就能讓聽眾仿佛身臨其境。于是,我開始練習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來講述每一個故事。慢慢地,我發現自己不僅能講出故事的情節,還能加入一些細節和想象,讓故事變得更加有趣。
有一次,學校舉辦了一場“小小故事會”活動,老師邀請我去參加。我選了一個自己最熟悉的故事——《井底之蛙》。為了把這個故事講好,我反復練習,不僅記住了臺詞,還設計了一些夸張的表情和動作。當我站在臺上時,緊張得手心直冒汗。但當我開口講述的時候,卻發現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,那種感覺太奇妙了!當我講到井底的小青蛙第一次看到大海時驚訝的表情,臺下頓時響起一陣笑聲;當說到它終于明白了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廣闊時,又有人鼓起掌來。那一刻,我覺得自己像一個真正的演員,把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。
從那以后,我更加喜歡講故事了。無論是在課堂上分享課外閱讀的感受,還是在家庭聚會中逗大家開心,我都會主動承擔起“講故事”的角色。有時候是幽默風趣的小品文,有時候是感人至深的經典故事。每一次,我都能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成就感,就像在觀眾的掌聲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光芒。
現在,我依然在不斷學習新的故事,豐富自己的“故事庫”。我也明白,講故事不僅僅是為了娛樂別人,更是一種傳遞溫暖和智慧的方式。我希望將來有一天,我能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講述者,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故事的魅力。
這就是我的拿手好戲——講故事。它讓我學會觀察生活,也讓我懂得如何與人交流。我相信,只要用心去做,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拿手好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