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搭石教學設計】《搭石》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敘事性散文,文章通過描寫山村人們擺搭石、走搭石的場景,展現了鄉親們互幫互助、和諧友善的美好品質。本文語言樸實,情感真摯,適合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與善。
一、教學目標總結
教學目標 | 內容說明 |
知識與能力 | 1. 正確讀寫“汛期、平穩、協調、伏下身子”等詞語; 2. 理解課文內容,體會作者對搭石的贊美之情; 3. 學習作者通過細節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。 |
過程與方法 | 1. 通過朗讀、討論、品讀等方式理解課文; 2.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,感悟搭石背后的人情味。 |
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| 1. 感受鄉親們無私奉獻、互幫互助的精神; 2. 培養學生關愛他人、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。 |
二、教學重難點
教學重點 | 教學難點 |
1. 理解搭石在文中所承載的意義; 2. 體會作者對搭石的深情厚誼。 | 1. 如何引導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感悟人物品質; 2. 如何將文本與現實生活相結合,激發學生的共鳴。 |
三、教學過程設計(簡要)
教學環節 | 教學內容 |
導入新課 | 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鄉村石橋的場景,引發學生興趣。 |
初讀感知 | 自由朗讀課文,整體感知內容,初步了解搭石的作用。 |
精讀品析 | 分段閱讀,抓住關鍵詞句,體會作者的情感和寫作手法。 |
合作探究 | 小組討論:搭石為什么能成為一種美?你從中看到了什么? |
拓展延伸 | 聯系生活,說說自己身邊有沒有類似的“搭石”行為。 |
總結升華 | 回顧全文,總結搭石象征的意義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。 |
四、板書設計(簡要)
```
搭石教學設計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搭石的美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互幫互助 │
│和諧相處 │
│無私奉獻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```
五、教學反思建議
- 在教學過程中,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,避免單一解讀。
- 可結合多媒體資源,增強課堂的直觀性和感染力。
-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,使教學更具現實意義。
通過本課的教學設計,旨在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生活的美好,在學習中體會人性的溫暖,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育人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