劍外忽傳收薊北,初聞涕淚滿衣裳。
卻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詩書喜欲狂。
白日放歌須縱酒,青春作伴好還鄉。
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。
全詩意思解析
首聯“劍外忽傳收薊北,初聞涕淚滿衣裳”,點明了消息傳來的時間和地點。“劍外”指的是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地區,而“薊北”則是指河北一帶,這里曾是叛軍盤踞的重要區域。當突然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時,詩人激動得淚水沾滿了衣襟。這一句不僅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,也體現了他對戰亂結束的深切期盼。
頷聯“卻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詩書喜欲狂”,進一步描述了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。他看到家人不再為戰亂而擔憂,不禁感到無比欣慰。于是,他隨意地收拾起書卷,仿佛要立刻踏上歸途,這種狂喜之情溢于言表。
頸聯“白日放歌須縱酒,青春作伴好還鄉”,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:在明媚的陽光下,詩人盡情歌唱,暢飲美酒,仿佛整個春天都在陪伴著他返回故鄉。這里的“青春”不僅指季節,更象征著一種生機勃勃的狀態,與詩人此刻的心境相得益彰。
尾聯“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”,則表達了詩人迫不及待想要返回家鄉的心情。他想象著自己將沿著長江一路向東,經過巴峽、巫峽,再經由襄陽直達洛陽,這條路線清晰地勾勒出了他歸鄉的路徑,同時也透露出他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。
總結
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通過對個人情感與國家大事的交織描寫,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愛國情懷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,情感真摯熱烈,充分體現了杜甫作為“詩圣”的藝術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