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德維希(middot及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)
小說相關信息
書名: 路德維希 · 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
作者: 李墨痕
出版時間: 2023年10月
出版社: 光明文學社
書籍簡介
《路德維希 · 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》是一部以歷史與哲學為背景的虛構長篇小說。故事圍繞19世紀德國社會的動蕩變革展開,通過主人公艾琳娜·馮·卡爾森博士的視角,展現了費爾巴哈思想對德國哲學乃至整個歐洲思想界的影響。小說不僅探討了哲學家們如何在理性與信仰之間尋找平衡,還深入刻畫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生活、愛情以及對未來的憧憬。
書中融入大量真實歷史人物與事件,如黑格爾、馬克思、恩格斯等人的思想碰撞,同時加入原創情節,使讀者既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,又能體驗到扣人心弦的敘事張力。本書被譽為一部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美感的作品,在國內外均獲得高度評價。
目錄章節
第一部分:啟蒙之光
1. 序章:命運的交匯
- 介紹主人公艾琳娜的成長背景及她對哲學的興趣。
2. 第一章:萊比錫的初見
- 艾琳娜前往萊比錫大學求學,結識費爾巴哈的學生圈。
3. 第二章:思想的火花
- 費爾巴哈的思想萌芽及其早期著作引發的爭議。
4. 第三章:黑格爾的陰影
- 費爾巴哈與黑格爾之間的學術分歧逐漸顯現。
5. 第四章:真理的追問
- 艾琳娜開始思考宗教批判的意義,并嘗試理解費爾巴哈的觀點。
第二部分:風暴來臨
6. 第五章:革命的浪潮
- 普魯士政府對自由主義思潮的打壓,迫使費爾巴哈離開柏林。
7. 第六章:巴黎的邂逅
- 艾琳娜移居巴黎,與馬克思、恩格斯等人展開對話。
8. 第七章:愛與背叛
- 艾琳娜的愛情遭遇挫折,但她依然堅持追求真理。
9. 第八章:哲學的裂隙
- 馬克思批評費爾巴哈過于抽象化,兩人關系緊張。
第三部分:終結與新生
10. 第九章:最后的演講
- 費爾巴哈在紐倫堡發表告別演講,總結其一生的哲學探索。
11. 第十章:烏托邦的幻滅
- 艾琳娜回到故鄉,反思德國哲學的未來方向。
12. 第十一章:新世界的曙光
- 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,歐洲社會迎來新的可能性。
13. 尾聲:繼承者的腳步
- 艾琳娜成為新一代哲學家的導師,繼續傳播費爾巴哈的精神遺產。
本書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充滿激情與困惑的時代,既是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致敬,也是對人類智慧的一次深刻叩問。它提醒我們,無論身處怎樣的歷史節點,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正義的追求始終是推動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。
免責聲明: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,不代表本網觀點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