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嗎】《史記》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歷史著作,它不僅在中國歷史學中占有重要地位,也對后世的文學和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那么,“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”這一說法是否正確呢?以下將從多個角度進行總結,并通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關信息。
一、
《史記》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撰寫的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。全書共130篇,分為本紀、表、書、世家、列傳五個部分,涵蓋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。這部著作打破了此前以編年體為主的記史方式,開創了“紀傳體”的新體例,為后世史書提供了范本。
司馬遷在撰寫《史記》時,不僅注重歷史事實的記錄,還強調對人物性格、社會背景和歷史意義的深入分析,因此被后人稱為“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”。盡管《史記》在當時并未被官方認可,但其學術價值和文學成就得到了廣泛肯定。
二、信息對比表格
項目 | 內容說明 |
書名 | 《史記》 |
作者 | 司馬遷(西漢) |
成書時間 | 約公元前104年—公元前91年 |
體例 | 紀傳體通史 |
結構 | 本紀(12篇)、表(10篇)、書(8篇)、世家(30篇)、列傳(70篇),共130篇 |
記載范圍 | 上起黃帝,下至漢武帝時期(約3000年歷史) |
歷史地位 |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,被譽為“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離騷” |
影響 | 對后世史書、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,如《漢書》《后漢書》等均受其啟發 |
三、結論
綜上所述,“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”這一說法是正確的。《史記》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采用紀傳體編寫的大規模通史,也是司馬遷個人才華與思想的集中體現。它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,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文獻。
注: 本文內容基于歷史常識與權威資料整理,避免使用AI生成內容的痕跡,力求真實、客觀、易懂。